<form id="q4gkc"></form>

      <nobr id="q4gkc"><th id="q4gkc"></th></nobr>
    1. <tbody id="q4gkc"></tbody>

      <nav id="q4gkc"><optgroup id="q4gkc"></optgroup></nav>

      首頁 > 今日觀察 > 正文

      重慶璧山:城市更新提升“再升級”

      新華財經|2022年09月19日
      閱讀量:

      重慶璧山區緊緊圍繞全市城市更新提升的總目標,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從老舊小區改造、存量資源利用、修復生態功能、厚植文化底蘊等角度開展城市更新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奮力建設高質量發展樣板區,傾力打造高品質生活示范區。

      重慶璧山區緊緊圍繞全市城市更新提升的總目標,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從老舊小區改造、存量資源利用、修復生態功能、厚植文化底蘊等角度開展城市更新工作,全面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奮力建設高質量發展樣板區,傾力打造高品質生活示范區。

      以人為本,有序開展老舊小區改造

      老舊小區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是城市發展進程的見證。為使老舊小區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得到提升,璧山區有計劃、分批次地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著力打造整潔有序、安全舒適的宜居家園,讓居民收獲滿滿的幸福。

      “高品質生活既是社會整體的和諧繁榮,也是服務保障的多元供給?!辫瞪絽^委書記秦文敏說,璧山從設施優化、環境美化、功能細化著手,推進小區形象品質提升改造。

      璧泉街道天湖花園是一個20年的老小區,住在小區的居民們表示,在經過區政府一系列改造提升工作后,現在的小區才真的稱得上是天湖“花園”小區?!艾F在小區的環境簡直大變樣,到處都是綠植,生活垃圾分類處置,還有清潔工日常保潔,環境讓人舒心,單元樓前安了電梯,小區門口安了監控,我們住得很安心?!币晃恍^居民說。據了解,小區內70%的住戶為老年人,目前已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加裝了50部電梯,居民居住出行環境明顯改善。

      小區改造,既有設施更新,也有制度創新。據介紹,璧山區建立完善“1+N”的政策標準體系,明確“改造39項+社區服務提升25項”內容清單,推動“三師”進社區相關工作。積極引導物業企業走出小區,融入社區,參與基層治理,明確引入物業管理、社區物業服務中心、居民自治3種管理提升模式。

      “我們按照‘實施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的原則,已經編制完成了璧山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十四五’規劃并將城鎮老舊小區納入民生實事?!眳^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璧山自2019年以來先后啟動實施13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總投資約9.4億元,改造面積238萬平方米,涉及890棟房屋、18217戶,惠及6.8萬群眾。

      俯視圖.jpg

      璧山一改造后的小區俯視圖

      璧山區按照“以人為本、文化傳承、內涵集約、資源統籌、綠色發展”的更新原則,通過保護修繕、改造升級、拆舊建新等更新方式對街巷空間、老舊小區、老舊商業區、文廟歷史文化區及濱河沿線整個片區進行城市更新整體風貌提升。大成廣場片區改造就是璧山區實現城市有機更新,打造高品質生活示范區的重要項目之一。

      據了解,大成廣場片區城市更新示范項目已在今年全面開工。項目實施范圍包括大成組團、天怡-建設賓館組團、名豪組團、花市街組團、大旺金三角組團5個組團,計劃總投資7.35億元,預計至2024年該項目全面竣工。相關負責人介紹稱,項目將保護老城區傳統格局和街巷肌理,在不破壞老城區自然環境的基礎上,新建地下車庫2層、地下商超1層。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大成廣場片區生活功能、產業功能、人文功能,補齊公共設施短板,提高片區居民生活質量。

      綠色發展,持續修復城市生態功能

      璧山區在城市更新過程中注重修復城市生態功能,在水生態治理和排水管網改造上均見成效。據了解,觀音塘濕地公園水生態修復項目已入選第二屆綠色經濟發展2021年度“碳中和典型案例”,是重慶地區唯一獲獎工程。

      觀音塘濕地公園-曾世雷_MG_0299_MG_0300_MG_0301_MG_0302.jpg

      璧山觀音塘濕地公園(曾世雷 攝)

      湖區水體在修復前處于中度富營養化狀態,通過截流污水、構建生態凈化區、打造食物鏈等方式,水體自凈能力逐步增強。項目實施后水生態系統穩定,水質清澈,透明度大于1.5米,呈現出“水下森林”“水下草原”的美景。在后期弱化人工干預后,項目能持久自我運行發揮生態效益,具有純生態、可持續、易維護、零耗能和高標準的優勢。該項目是璧山區開展濕地碳匯的有益嘗試,充分踐行了低碳發展理念。

      排水管網是一座城市的“靜脈血管”,其運行狀況關系著整個城市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爸?,我區未實現雨污分流,部分污水管道存在錯接亂接現象,加大了污水處理廠的負荷,給璧南河水生態治理帶來很大難度?!眳^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雨污管網分流整治后,從各污水處理廠運行的情況來看,污水收集率有所提升,基本解決了污水直排、散排的問題,同時各河流湖泊水質均有所改善。

      深耕文化,傾力打造儒雅之城

      “要扎根千年璧山歷史文脈,譜寫儒雅文化時代新表達?!鼻匚拿粽f,璧山區在文化設施運營、文化產品供給、體育文化塑造方面創新思路,為市民提供豐富的公共文化服務,厚植城市文化底蘊,豐富城市功能。

      璧山區將特色文化融入新興場所設施。在東岳體育公園內的三峽石、雅安石、太湖石等奇石上鐫刻李公麟等古代詩人和郭沫若等近代文學家在璧山書寫的詩詞歌賦。同時,在秀湖汽車露營公園里,13張璧山抗戰歷史老照片,10張古城墻照片以實物原尺寸影像嵌入和二維半雕塑的方式,與仿古城墻巧妙搭配,營造出文化古城的獨特氛圍,再現“璧山城垣”昔日風貌,展現了璧山抗戰的國家記憶。據介紹,2019年,國際非遺特色小鎮落地秀湖公園,將它推向了非遺文化,推向了世界。

      秀湖水街(國際)非遺手藝特色小鎮。(曾清龍 攝) (4).jpg

      璧山秀湖水街(國際)非遺手藝特色小鎮(曾清龍 攝)

      “城市更新不只關注設施建造,也聚焦優秀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加強活化利用,不斷促進歷史文化資源與自然山水、城市功能的深度融合?!辫瞪絽^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稱,以大成廣場片區城市更新項目建設為引領高標準推動老城區改造就是代表,未來將成為璧山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發源地”。在補齊公共設施短板的基礎上,留住“老城記憶”和人文風貌,鑄“底蘊”之本,勾勒儒雅氣質。

      “城市更新提升是一篇大文章,涉及城市建設的方方面面。我們更加注重解決城市發展本身的問題,制定實施了相應的行動計劃,全面打造城市建設發展‘升級版’?!敝貞c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黃志明 馬兵 胡那旦)



      編輯:蔣春林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新華財經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傳播矩陣
      '); }
      支付成功!
      支付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