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訪談】省際合作進一步加強 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運行規模、質量、競爭力三線齊升——專訪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主任劉瑋
劉瑋表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立省際統籌運營工作機制,創新物流、貿易、產業、金融、數據等領域服務模式,為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支撐。
新華財經重慶9月5日電(記者王松濤 楊昕辰)今年上半年,陸海新通道運輸貨物21.6萬標箱,同比增長30.3%,目的地已拓展至107個國家和地區的319個港口。7月份發布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發展指數最新成果顯示,2021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運行規模、質量、競爭力三線齊升。新華財經記者就相關熱點問題,專訪了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主任劉瑋。
發揮中心職能 統籌省際協商
2022年是陸海新通道發展的第五年,也是省際合作進一步加強的一年。
劉瑋介紹稱,今年七月舉行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省際聯席會議明確湖南省懷化市加入通道運營機制,“13+1”省際協商合作格局升級為“13+2”?。▍^、市)共建。會議審議通過了《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與東盟國家合作行動方案(2022—2025)》《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方案》《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市)貫徹落實國務院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2022年重點項目清單》,制定了通道的下一步建設任務。
今年1-6月,通道全線鐵海聯運班列開行3970列,發送38萬標箱,箱量同比增長33.4%。北部灣港、洋浦港分別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16萬標箱、82萬標箱,同比增長21%和46%。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西部陸海新通道平臺上線,降低企業單證成本50%以上,節約處理時間80%以上。
“隨著沿線地區對外開放進程加快,通道經濟新增長點正在加速培育?!眲|認為,2021年,通道運輸貨值占沿線地區與東盟貿易總額的33%。上半年RCEP成員國經通道發運貨物的國家達13個,陸海新通道已逐步成為RCEP框架下連接中國與東盟地區最快速、最便捷的運輸通道。
《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將重慶明確定義為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為發揮好統籌協調功能,2020年6月,重慶設立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工作機構。兩年來,運營組織中心發揮公共服務職能,統籌省際協商,推動通道穩健發展。
“按照‘統一品牌、統一規則、統一運作’原則,廣西、重慶、甘肅、貴州、新疆、寧夏6?。▍^、市)已共同建立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同步設立7個區域公司?!睋?span style="text-indent: 36px;">瑋介紹,該平臺定期組織召開工作會議協調通道建設事務,推動建立統一規范的陸海新通道運行統計和信息發布工作機制,現已編制《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行統計手冊》7冊,編發省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信息專報》19期。今年7月,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組織中心與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共同發布《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發展報告(2017—2022)》,報告入選國家高端智庫報告。
布局多領域創新服務
“傳統通道只有物流服務,陸海新通道將服務延伸到了物流、貿易、產業、金融、數據領域?!眲|認為,綜合服務能力提升的關鍵在于服務模式的創新。
為降低企業運營成本,通道沿線省區市密切合作,出臺一批減稅降費政策,規范收費方式。為降低海鐵聯運物流成本,2021年全程海鐵聯運“一口價”線路增至45條,比2020年增加12.5%;為優化通關服務提高通關效率,重慶海關率先開展“兩步申報”“兩段準入”監管創新,將通關時間從3天縮短為半天;為縮短單證處理和流轉時間,重慶創新“一次委托”“一次保險”“一單到底”“一次結算”的全程服務模式,2021年簽發鐵海聯運“一單制”提單1057單,占累計簽發總量的97%。
“通道沿線已建立多個信息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務?!眲|介紹稱,重慶搭建跨區域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實現鐵路、港口、航運、“單一窗口”和核心場站的互聯互通。洋浦港建立港區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對不涉證、不涉檢的貨物,可直接提貨發貨,簡化進出境通關手續。
劉瑋還表示,通道沿線省區市已出臺系列金融服務政策,推動省際金融合作,吸引國際金融服務機構,為陸海新通道建設提供金融支持。目前已上線全國唯一的跨境金融服務平臺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融資結算應用場景,累計為企業融資及支付27.3億美元,減少跨境結算單證審核時間90%。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疫情背景下,陸海新通道以保鏈穩鏈促升級為目標,提升對區域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通道建設降低交通運輸成本,不僅能夠為國內沿線產業提供動力,也為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提供保障?!眲|表示,由于運輸成本降低,許多東部優質企業選擇落戶通道沿線地區。浙江正凱集團下屬重慶萬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國內領先的聚酯材料研發、生產、銷售企業,2021年11月,食用級PET切片的涪陵萬凱專列首發,10天后直達印度尼西亞,有效彌補內陸出口運輸時間長的短板。通道依托沿線省區市國家物流樞紐,正加快資源要素集聚。以廣西北部灣港為例,1家從事農產品深加工企業就能帶動超過20家上下游相關聯的企業。重慶先后發運至印尼、菲律賓、印度、老撾等定制化專列,為當地汽車、摩托車、機械設備等便利出口創造有利條件。
劉瑋認為,陸海新通道正在加快形成“一帶”和“一路”的聯動,為我國陸上貿易提供物流新選項。陸海新通道在重慶與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實現無縫銜接,2021年實現聯運貨物2.8萬標箱,是2020年的5.5倍,通道去回程箱量、貨值實現總體均衡,網絡覆蓋107個國家和地區的319個港口。
“在‘雙碳’背景下,綠色低碳發展成為陸海新通道建設的優先原則?!眲|介紹稱,陸海新通道采取多式聯運發展方式,促使以電力為主要動力的鐵路運輸占比持續提高,運輸結構不斷改善,能效消耗有效降低。2020年重慶鐵公水運輸結構調整為1.6:82:16.3,鐵路運輸占比較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此外,陸海新通道還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提速物流倉儲、運輸和配送等環節,減少能源消耗。通道沿線已建立“13+2”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公共信息服務平臺正加快建設,通信互聯互通將加速物流周轉效率,減少物流運輸系統對化石能源的需求和溫室氣體排放。
編輯:蔣春林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