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調查】上海家化上半年凈利同比下滑45% 力爭下半年實現兩位數增長
疫情期間倉庫關閉、物流不暢、上游原材料供應短缺等導致業績承壓。同時,上半年線上銷售降幅遠大于線下降幅,管理層對此分析稱,一方面源于線上美妝產品發貨困難,另一方面則受到超頭缺失的影響。
新華財經上海8月25日電(記者胡潔菲)近日,上海家化公布的2022年中報顯示,實現營收37.15億元,同比降11.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億元,同比降44.8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2.01億元,同比降39.58%。
上海家化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華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3月以來,受疫情影響,公司在零售端和生產端均受到影響,使得業務受到不同程度沖擊。下半年,品牌端和渠道端將共同發力、通過產品創新和營銷創新打造品牌競爭力,力爭下半年營收實現雙位數增長、利潤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線上銷售同比降22.6%
8月24日,公布半年報后第三個交易日,上海家化股價延續微弱漲幅。盡管實現三連陽,但是自去年6月30日創下63.87元/股的價格之后,公司股價即保持大體下降趨勢,至今年8月22日已經下跌50%多。
相較而言,另外幾家頭部美妝企業的股價則相對“堅挺”。如總部同樣位于長三角的企業珀萊雅在今年8月2日創下股價歷史高值182元/股。
業內人士認為,近期上海家化股價的下挫,一定程度上源于市場對其業績不利的預期。
對于上半年業績承壓,上海家化首席運營官表示,這主要源于疫情影響。據悉,今年3月下旬,上海家化美妝昆山倉庫幾乎處于關閉狀態,只能達到正常狀態的20%,同時由于長三角物流不暢,相關區域的發貨平均時長增加了一周,倉庫的運作能力下降30%;工廠端,公司在4月下旬實現了10%員工封閉管理,到5月生產能力僅恢復至正常的30%多。6月以后,全國的倉儲、物流和生產基本恢復正常,但上游原材料供應短缺也有企業生產造成影響,這一影響一直持續到7月。
從渠道來看,上半年上海家化線上營收為12.44億元,占比總營收33.52%,同比下降22.59%;線下整體營收24.68億元,占比66.48%,同比下降5%??梢钥闯?,上半年,上海家化線上銷售降幅遠大于線下降幅。
對此,管理層分析,這一方面源于線上美妝產品受疫情影響發貨困難,另一方面則受到超頭缺失的影響。
力爭下半年營收凈利雙增
盡管上半年受疫情影響較大,基于對2022年基本宏觀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公司管理層仍表示,將力爭2022年下半年營業收入相比2021年下半年實現兩位數增長,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75億元人民幣。此外,公司表示下半年將在利潤端做出更大的努力,力爭利潤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為實現這一目標,除了繼續堅持“123”經營戰略,上海家化也針對各項不確定性,積極做出應對舉措。
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疫情期間及疫情后的數據來看,個護相關品類的增長速度有所提升,而美妝增速有所放緩。上海家化將進一步判斷這一趨勢是短期或中長期,并做出應對舉措。同時,上海家化預計,今年中國化妝品市場將走出“V”字型反彈趨勢,同時,護膚品在保持目前較好態勢的同時,也會呈現出更加兩極分化的趨勢,即高端市場更高端,下沉市場更下沉,其中高端的精華類、涂抹式面霜等增速較快,未來,上海家化也會根據市場變化做出促銷、調價等舉措。
“在價格管理方面,公司通過重塑價控機制、數字化管理等方式,幫助產品價格穩定和提升,這個調整會影響到短期銷售,但有利于品牌中長期發展?!?a href="http://www.najaresearch.com/quote/stockdetail/index.html?code=600315.SS&codeName=上海家化&type=5&crumb=股票,上海家化&announ=l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3875B0;">上海家化相關負責人說。
在物流倉網規劃方面,公司在前期華南試點的基礎上,將漸進落地執行全國倉網規劃,力爭提升物流效率和供應鏈安全性。
由于超頭缺失是線上銷售有較大下滑的一大重要原因。因此,內化自播能力、提升運營效能,已經成為公司堅持的策略之一。目前公司已建立達播矩陣,報告期內,100位以上達人上坑,50%為頭部達人。
在線下渠道方面,公司持續挖掘增長潛力,繼續發揮線下渠道扎實和多元化布局的抗風險作用。一方面加強社區團購頭部平臺合作力度,另一方面加大新零售推動力度,報告期內,公司新零售業務有所提升;此外,還適應零售終端變化,進一步精簡百貨專柜。
此外,上海家化相關負責人透露,上海家化今年專利申請數量方面或迎來突破,此外公司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目前已發現兩個重磅的高效成分,將于后期公布。
同時,作為一家現金流較充裕的企業,上海家化也表示將不斷尋覓外部外延性發展的機會,如行業并購等;此外,海外市場的拓展、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相關數據模型正在搭建和完善中。
編輯:丁晶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